| 首  页 | 中心简介 | 疾病控制 | 公共卫生 | 卫生检验 | 健康教育 | 党群工作 |  站内搜索
首页>新闻信息>综合信息>健康教育>健康指南>其他健康知识>正文
新版健康素养66条(25~32)
作者: |  来源: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 | 发布时间:2025-03-14 14:39 | 点击次数:[] | 文字调整[][][]
编辑:郑忱恺 | 统筹:宋利军 | 审核:熊青 | 终审:刘瑞弘

  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,2024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修订并发布了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--基本知识与技能(2024年版)》(简称“健康素养66条”)。
  一起来学习新版“健康素养66条”,提升健康知识和技能,践行健康生活方式,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!
第25条
  体重关联多种疾病,要吃动平衡,保持健康体重,避免超重与肥胖。
  体重和健康密切相关,体重异常(过轻或过重)会影响健康,保持健康体重对于维护和促进健康至关重要。健康体重是指长期保持体重良好的健康状态。体重过低容易导致免疫力低下、骨质疏松、贫血等健康风险;超重和肥胖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和肿瘤等健康风险。
  体重是否正常主要取决于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,即吃动平衡。进食量大而身体活动量不足,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下来,造成超重或肥胖;相反,进食量不足或身体能量消耗大,可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。
  目前判断体重是否正常的常用指标是体重指数(BMI),BMI=体重(千克)/身高?(米?)。18岁及以上成年人BMI在18.5~23.9千克/米?之间为正常,在24~27.9千克/米?之间为超重,BMI≥28千克/米?为肥胖,BMI〈18.5 千克/米?为体重过低。65岁以上老年人的适宜体重和BMI可略高,建议保持在20~26.9千克/米?,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BMI建议保持在22~26.9千克/米?。
  腰围是评价中心型肥胖的常用指标。建议成年男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,女性不超过80厘米。

第26条
  膳食应以谷类为主,多吃蔬菜、水果和薯类,注意荤素、粗细搭配,不偏食,不挑食。
  食物可以分为谷薯类,蔬菜水果类,畜禽鱼奶蛋类,大豆和坚果类以及烹调用油盐五类。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。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,每周摄入25种以上。通过同类食物互换、小份备餐以及荤素搭配、粗细搭配、蔬菜深浅搭配,实现食物多样化。
  谷薯类食物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主体,是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。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00~300克谷薯类食物。要注意粗细搭配,建议每天吃50~150克全谷物和杂豆类,50~100克薯类。
  鱼、禽、肉、蛋等动物性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、脂肪、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等,应适量摄入。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120~200克的动物性食物。可按周进行总量控制,相当于每周吃鱼2次或300~500克,蛋类300~350克,畜禽肉300~500克。少吃肥肉、烟熏和腌制肉制品、深加工的肉制品,吃鸡蛋不弃蛋黄。
  偏食、挑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,容易引起营养不良,甚至导致疾病。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膳食平衡,食物多样,三餐规律,饮食有度。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%~30%,午餐占30%~40%,晚餐占30%~35%。
第27条
  膳食要清淡,要少盐、少油、少糖,食用合格碘盐。
  为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,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,2017年,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第二阶段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,主题为“三减三健 迈向健康”,“三减”指减盐、减油、减糖,“三健”指健康口腔、健康体重、健康骨骼。
  长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、脑卒中、胃癌等疾病的风险,建议成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(包括酱油、酱、蚝油、味精等调味品和食物本身所含的盐量)。1岁以下婴儿膳食中不用额外添加盐。注意隐形盐(钠),减少腌菜、酱菜、腐乳、咸蛋、酱肉等高盐食品的摄入。购买食品时,阅读营养标签,少选高盐(钠)食品。
  油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,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,但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,增加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血脂异常、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,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25~30克。少吃油炸食品和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。多种植物油交替使用。烹调方式建议多用蒸、煮、炒,少用煎、炸。
  添加糖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龋齿、超重肥胖的风险,建议成年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。添加糖主要来自加工食品,应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,少吃糕点、糖果等;减少烹调用糖。
  人体碘摄入量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。成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;儿童缺碘会影响智力发育,严重缺碘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、身材矮小、痴呆等;孕妇缺碘会影响胎儿大脑发育,还会引起早产、流产、胎儿畸形。我国除高碘地区外,所有地区都推荐食用碘盐,预防碘缺乏病。甲状腺功能亢进、甲状腺炎等患者应遵医嘱。
第28条
  提倡每天食用奶类、大豆类及其制品,适量食用坚果。
  奶类是一种营养成分齐全、组成比例适宜、易消化吸收、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品,富含优质蛋白质、钙、镁、钾、锌、硒以及维生素B2等营养素。奶类中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比例符合人体需要,其中的磷酸钙易于消化吸收,是膳食钙质的良好来源。
  此外,奶类中的乳铁蛋白、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物质,具有改善肠道健康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。建议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的奶制品。高血脂和超重肥胖者宜选择低脂奶、脱脂奶及其制品。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酸奶、奶酪或其他低乳糖产品,也可少量多次尝试,并注意不要空腹饮奶。
 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、不饱和脂肪酸、钙、钾、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,且含有磷脂、大豆异黄酮、植物固醇等多种益于健康的成分。适当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,也可防止过多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,可降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、乳腺癌等发病风险。建议每天摄入15~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。
  坚果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、维生素E等营养素,但属于高能量食物,适量摄入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,推荐平均每天10克左右,首选原味坚果。

第29条
  生、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,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,不吃变质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。
  生食品是指制作食品的原料,如鱼、肉、蛋、禽、菜、粮等。熟食品是指经过烹饪加工后能直接食用的食品,如熟肉、火腿肠、馒头、米饭等。在食品加工、贮存过程中,生、熟食品要分开。切过生食品的刀不能再直接切熟食品,盛放过生食品的容器不能再直接盛放熟食品,避免生、熟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。冰箱保存食物时,也要注意生熟分开,熟食品要加盖储存。
9 7 3 1 2 4 8 :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  地址:江西省新余市赣西大道1336号
  邮编:338000
  电话:0790-6442446、6421570
  传真:0790-6456853
  Email:jxxycdc#189.cn(注:#改为@)

Copyright ©2007-2024 www.jxxycdc.cn
本网站由新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赣ICP备2022003559号-1

建议:建议使用1280×720以上屏幕分辨率,IE11及以上版本或Chrome、Safari等浏览器能更好地访问本网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