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首  页 | 中心简介 | 疾病控制 | 政策法规 | 公共卫生 | 卫生检验 | 健康教育 | 党群工作 |
 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>新闻信息>综合信息>健康教育>健康指南>其他健康知识>正文
炎炎夏日,防病有妙招
作者:南昌市疾控中心 王希 | 来源:江西省疾控中心网站 | 发布日期:15-05-29 11:18:26 | 点击次数:[] | 文字调整[][][]

或藿香祛暑胶囊治疗,还可以喝一些绿豆汤、西瓜翠衣汤进行食疗。
  三、控制室内外温差,避免“热感冒”
  历年的统计数据表明,每年的六七月份为我市流感发病高峰期。夏季流感又称为“热感冒”,它的症状主要表现为:发热、头昏或头痛、咽痛、咳嗽、痰粘或黄、鼻塞黄涕、口干舌燥、四肢无力、食欲不振等。引起夏季感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:一是由于夏季气候炎热,人体出汗较多,汗腺分泌会消耗很多能量;二是夏天昼长夜短,闷热的天气常容易影响人们正常的睡眠和休息,导致睡眠不足,感觉浑身乏力;三是夏天,许多人食欲减退,主要以清淡食物为主,影响了蛋白质的摄取;四是由于天气炎热,人们不愿到户外运动,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;五是因地域不同,昼夜温差较大,导致老人和儿童容易夜间感冒;六是气候异常带来的忽冷忽热,人们没有及时适应气温变化,从而加大感染病毒的几率而引发感冒;七是很多人贪图凉快,喜欢吹空调、洗冷水澡等行为,也很容易使人在夏天感冒。
  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朋友们,要注意室内外温差情况,注意饮食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保持良好心态,热感冒千万不能冷处理,一定要及时治疗,以免衍变其他病症。
  四、做好个人防护,预防虫媒传染病
  1、防蜱虫叮咬
  蜱虫,俗称草爬子。自然界中的少数蜱虫能携带一些对人致病的病原体,野外作业和旅行者应提防蜱虫叮咬。据市疾控多年监测的数据,我市蜱虫活动时间3-10月,在此期间,野外作业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,穿好衣裤相连的工作服,如无专用工作服,至少要把裤脚塞进长布袜内,上衣塞进长裤内,扎紧领口、袖口、裤腿,头戴防护帽,以防蜱爬入。野外活动的旅行者,不要坐卧草地,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抹驱避剂(避蚊胺、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或苯甲酸苄酯),每隔一段时间(1-2小时)检查身上是否有蜱虫附着,以便及时清除侵袭的蜱虫。野外活动或作业的人员返家后,建议彻底检查皮肤表面是否有蜱虫附着,并将穿着的衣物放置洗衣粉溶液里浸泡至少2个小时,液面要没过衣物。
  2、恙虫病
 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氏体(又名东方立克次氏体)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,又称丛林斑疹伤寒。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和贮存宿主。本病有明显季节性,在中国南方各省夏秋季发病率最高,6-9月为高峰,流行季节与雨季相吻合。临床特征为发热、虫咬溃疡或焦痂、皮疹及淋巴结肿大。
  市疾控中心提醒您:尽量减少到野外环境活动,野外作业时,应做好
  个人防护,束紧袖领及裤脚口,并在袖口、领口、皮肤外露部位涂擦驱虫药水等。不要在草地上坐卧,避免在草丛、树枝上晒衣服和被褥。
  五、科学配制规范施用,避免农药中毒
  炎热的夏季极易引起农药中毒事件。像身体虚弱、处于疾病的急性期、年老者,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、未成年人,不要从事管理和使用农药的工作。由于农药的配制、施用有严格的操作规程,市疾控中心提醒您:
  1、配制农药溶液以及用农药浸种、拌种的工作要由专人负责。操作地点要远离住宅、禽畜厩舍、菜园、饮水水源。要按规定操作,穿好长袖衣服和长裤,戴帽子、乳胶手套和口罩,避免药液溅到身上或农药气体被人吸入。工具和容器要专用,不能用于其他用途。送到地里施用的农药溶液要用专门的容器盛放,并且加锁。
  2、喷药前穿好长袖衣服和长裤,戴帽子和乳胶手套;喷药时要站在上风头倒退着喷洒。操作过程中不要抽烟,不要吃东西,不要喝水,不要用污染的手擦脸和眼睛;喷药后要用肥皂洗澡,换衣服。污染的衣服要用5%碱水浸泡一两个小时再洗净,剩下的少量药液和洗刷用具的污水要充分稀释后排放到安全区域,不能污染生活、工作用的水体。
9 7 3 1 2 4 8 :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Copyright ©2007-2015 www.jxxycdc.cn
本网站由新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版权所有

地址:江西省新余市赣西大道1336号
邮编:338000
联系电话:0790-6442446、6421570

传真:0790-6456853
网站备案号:赣ICP备2022003559号-1
Email:jxxycdc#189.cn(注:#改为@)

建议:使用800×600以上屏幕分辨率,IE5.5及以上版本,FlashPlayer8.0以上版本能更好地访问本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