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首  页 | 中心简介 | 疾病控制 | 公共卫生 | 卫生检验 | 健康教育 | 党群工作 |  站内搜索
首页>新闻信息>综合信息>健康教育>健康指南>其他健康知识>正文
新版健康素养66条(17~24),一起来学习吧!
作者: |  来源: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 | 发布时间:2025-03-03 14:29 | 点击次数:[] | 文字调整[][][]
编辑:郑忱恺 | 统筹:宋利军 | 审核:熊青 | 终审:胡志勇


健康素养66条
  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,2024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修订并发布了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——基本知识与技能(2024年版)》(简称“健康素养66条”)。一起来学习新版“健康素养66条”,提升健康知识和技能,践行健康生活方式,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!
第17条

关注血糖变化,控制糖尿病危险因素,糖尿病患者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。
  成年人正常空腹血糖〈6.1mmol/L。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,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〈2.8mmol/L,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〈3.9mmol/L 就属于低血糖。
  典型的糖尿病症状表现为“三多一少”,即烦渴多饮、多尿、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、乏力。
  出现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加上空腹血糖≥ 7.0mmol/L 或随机血糖≥11.1mmol/L,或口服 75 克葡萄糖负荷后 2 小时血糖≥11.1mmol/L,或糖化血红蛋白≥6.5%,可诊断为糖尿病。
  没有糖尿病典型症状者,如果有两次以上的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,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。6.1mmol/L ≤空腹血糖<7.0mmol/L 或 7.8mmol/L≤糖负荷 2 小时血糖<11.1mmol/L 为糖调节受损,也称糖尿病前期,是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。
 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,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:处于糖尿病前期、超重或肥胖、高血压、血脂异常、脂肪肝、糖尿病家族史、妊娠糖尿病史、巨大儿(出生体重≥4kg)生育史。
  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用药,定期复查。增强自我保健意识,主动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,对疾病有全面正确认识,掌握家庭自测血糖的方法,做好血糖自我监测,加强自我健康管理,预防和减少并发症。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要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,控制血糖、血压、血脂和体重,做到合理膳食、科学运动、不吸烟、不喝酒、规律生活。
 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,乡镇卫生院(村卫生室)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站)为辖区 35 岁及以上 2 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,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,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。
第18条

关注肺功能,控制慢阻肺危险因素,慢阻肺患者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。
  慢阻肺全称为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”,是一种常见的、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。
 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、咳痰和呼吸困难。
  早期慢阻肺患者
  没有明显的症状,随病情进展症状日益显著;
  疾病早期
  咳嗽、咳痰症状通常在疾病早期出现;
  疾病后期
  后期则以呼吸困难、气短、喘憋为主要表现。
 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常用方法。吸烟、呼吸道感染、粉尘或化学物质、环境烟雾、慢阻肺家族史等是慢阻肺的常见危险因素。
  40 岁及以上人群,长期吸烟、粉尘或化学物质暴露等危险因素接触者,有活动后气短或呼吸困难、慢性咳嗽咳痰、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者,建议每年进行 1 次肺功能检测。
  积极控制慢阻肺相关危险因素,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发展。
  吸烟者应当戒烟。加强职业防护,避免与有毒、有害气体及化学物质接触。减少生物燃料(木材、动物粪便、农作物残梗、煤炭等)燃烧所致的室内空气污染,避免大量油烟刺激。提倡家庭中进行湿式清扫。在室外空气污染严重时,尽量避免外出或做好戴口罩等防护措施。
  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,建议慢阻肺患者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、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。
  慢阻肺患者应长期坚持吸入药物治疗,吸入药物起效快、全身副作用小、可以联合用药,是较安全的用药方式。
  慢阻肺患者应定期随访,每年至少做一次肺功能检测,监测症状及合并症,坚持健康生活方式,注重膳食营养,多吃蔬菜水果,进行中等量的体力活动,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积极参与康复治疗。
  慢阻肺急性加重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,常伴有喘息、胸闷、咳嗽加剧、痰量增加、痰液颜色和/或黏度改变以及发热等,也可出现心悸、全身不适、失眠、嗜睡、疲乏、抑郁和意识不清等症状,一旦出现上述情况,应立即到医院就诊。
第19条

  积极参加癌症筛查,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。
  癌症的发生是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,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。
  癌症筛查和早期检测是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,有利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。应定期进行防癌体检,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项目。适龄女性定期接受宫颈癌、乳腺癌筛查可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。
  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是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,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:
  ◎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;
  ◎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;
  ◎身体出现异常感觉,如哽咽感、疼痛等;
  ◎皮肤或黏膜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;
  ◎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;
  ◎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大便带血;
  ◎持久性声音嘶哑,干咳,痰中带血;听力异常,鼻血,头痛;
  ◎阴道异常出血,特别是接触性出血;
  ◎无痛性血尿,排尿不畅;
  ◎不明原因的发热、乏力、进行性体重减轻。
第20条

预防骨质疏松症,促进骨骼健康。
  骨骼有支撑、保护、造血和运动等功能,骨骼健康是维持人体健康和机体活力的重要因素。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,骨组织微结构破坏,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。
 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贯穿生命全过程。青少年期、成年期和老年期都要关注骨骼健康,改善骨骼生长发育,达到理想峰值骨量,减少骨丢失,避免发生骨折。
  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日照不足、钙和维生素 D 缺乏、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、高盐(钠)饮食、吸烟、过量饮酒、过多饮用咖啡和/或碳酸饮料、体力活动过少、体重过低、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。
9 7 3 1 2 3 4 8 :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  地址:江西省新余市赣西大道1336号
  邮编:338000
  电话:0790-6442446、6421570
  传真:0790-6456853
  Email:jxxycdc#189.cn(注:#改为@)

Copyright ©2007-2024 www.jxxycdc.cn
本网站由新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赣ICP备2022003559号-1

建议:建议使用1280×720以上屏幕分辨率,IE11及以上版本或Chrome、Safari等浏览器能更好地访问本网站。